在学术论文中,引言和摘要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,但它们的功能、结构和写作方式却有显著的差异。理解这两者的区别,并掌握它们的写作技巧,有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。
一、引言与摘要的定义
引言: 引言是论文的开场白,它主要用于介绍研究的背景、研究问题以及研究目的,帮助读者了解作者为何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,并为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奠定基础。引言部分一般包括已有研究的简要回顾、研究中的空白或存在的问题、作者的研究动机及本研究的意义。
摘要: 摘要是对整篇论文的简要概述,目的是让读者迅速了解论文的核心内容。它通常包括研究的背景、目的、方法、结果和结论。摘要的内容要简洁明了,能够快速传达研究的主要信息。
二、引言与摘要的区别
意思不同:
引言: 作为论文的导言部分,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、相关研究的成果与不足、当前研究中的冲突或问题,以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。摘要: 摘录整篇论文的核心内容,简明扼要地总结论文的研究目的、方法、主要结果和结论。
侧重点不同:
引言: 引言侧重于介绍研究的动机、背景及现有的研究进展,提出研究问题并展示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。它为读者提供了研究的背景和 context。摘要: 摘要则更侧重于提供研究的概述,帮助读者了解研究的“做了什么”以及“结果如何”。它通常不展开详细的背景介绍,也不深入讨论研究的具体细节。
内容来源不同:
引言: 引言的内容通常从作者的研究动机和问题出发,联系前人的研究成果,阐明当前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,且较为理论化。摘要: 摘要的内容来源于论文的整体,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浓缩与总结。
三、引言的写作方法
引言是文章的开篇部分,具有引导和激发读者兴趣的功能。好的引言应该能够清晰地传达研究问题的背景、意义以及创新点。背景介绍: 引言部分需要简要回顾研究领域的背景和前人的工作,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或存在的问题,展示研究的必要性。研究问题和目标: 确定论文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或要达成的目标。好的引言应该能够清晰地提出研究问题,激发读者的兴趣。研究意义: 强调研究的创新性与学术价值,阐明本研究对当前学术界、行业或社会的贡献。结构安排: 引言一般由多个自然段组成,但不需要细分为小节或加上序号。内容要简洁明了,避免过多的理论性讨论。
写作技巧:
例题引路法: 通过提出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或实例,吸引读者注意。揭示背景法: 将研究问题放在社会、经济或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,凸显其研究意义。指出危害法: 阐明当前问题的严重性,引发读者的紧迫感。设置悬念法: 留下悬念或疑问,激发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。
四、摘要的写作方法
摘要是对论文的高度概括,要求简洁、准确、完整地传达研究的核心内容。通常,摘要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:研究背景: 简要介绍研究的领域及其背景,帮助读者理解研究的必要性。研究目的: 清晰地阐明研究的目标或要解决的问题。研究方法: 简要说明研究的主要方法或实验设计。主要结果: 概述研究的主要发现或实验结果。结论: 提出研究的结论,强调其创新性与学术价值。
写作技巧:摘要要简洁,通常不超过300-500字。避免在摘要中使用图表、公式或过于详细的背景信息。摘要中的每个部分(背景、目的、方法、结果、结论)应简要而清晰,不可遗漏重要信息。
五、引言与摘要的相互关系
尽管引言与摘要各自独立,但它们之间是密切相关的。在引言中提到的背景问题和研究动机,在摘要中会以更简洁的方式呈现;而引言中没有详细展开的研究方法和结论,摘要则会提供精炼的总结。
总结来说,引言和摘要是论文中的两个重要部分,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:引言为论文奠定理论基础、提出问题并引导研究,而摘要则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。了解两者的区别,并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,能有效提升论文的整体质量和可读性。
本文转载自论文辅助公众号